第936章 为民服务,吏为民役_崇祯重振大明
趣趣阁 > 崇祯重振大明 > 第936章 为民服务,吏为民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36章 为民服务,吏为民役

  看着皇帝撰写的《阴阳论》,瞿式耜等人尽皆失声。

  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,自然也无从讨论。

  尤其是皇帝这篇文章,似乎用了道家阴阳家的理论,最终却落在了“易”——

  这是群经之首四书五经之一的《易经》所阐述的,《阴阳论》仍旧可以说是儒家学问。

  尤其是皇帝论述这个“易”字,似在为变法改制张目。深知这里面水有多深的臣子,根本不敢讨论。

  他们可还记得,反对重制礼乐的,基本被皇帝罢免。

  就连黄道周那样的真儒,都被远远地丢在外地。

  攻击这篇文章,很可能被皇帝视为反对重制礼乐。

  明白其中凶险的臣子,当然不敢讨论。

  所以他们理智地略过这篇文章,继续向后翻阅。

  第五篇文章就正常多了,但是其实也不正常——

  因为这篇文章,作者署名是朱由检和钱谦益。

  也就是说,这篇文章是皇帝和钱谦益合著的,与其说是论文,不如说是圣谕。

  文章的标题是《撷取百家,百花齐放》,表明了皇帝对文学界的态度。

  整篇文章从先秦诗歌诸子散文讲起,讲述了秦汉散文汉朝诗赋乐府民歌六朝骈文志怪传奇,以及唐诗宋词元曲,还有大明的小说和戏剧,把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讲了一遍。

  号召大明的文人不必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,可以向这些流派一并学习撷取其中的菁华,发展出自己的流派。

  鼓励大明的文学百花齐放,开出绚烂的花朵。

  其中的一些观点,是钱谦益一贯提倡的。

  作为当今文坛盟主,钱谦益反对前七子后七子的拟古主义,提倡“以诗言志”,并且接纳宋诗。

  朱由检对此是不反对的,因为清初的诗词中兴,就是钱谦益等人的贡献。

  不过他对宋诗不太感冒,所以就提倡学习百家在文学上百花齐放。鼓励文学界创新,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文体来。

  为此,他还附上了一首小诗,鼓励大明的文人探索新文体。

  瞿式耜等人读着这首小诗,感觉颇有意趣:

  “是自然的美,是美的自然。”

  “绝无人迹处,空山响流泉。”

  看似是五言诗,还有些王维的味道。却突破了格律限制,如同白话一般。

  瞿式耜等人虽是官员,却也同样是文人,对此颇为称赞,感觉确实打开了诗词的新格局:

  “前后七子说学唐诗,最终也没学出什么样。”

  “老师提倡的学宋诗虽然是条出路,但宋诗的高度到底不如唐诗。”

  “陛下这首新体诗,看似浅显,却颇有意趣,得其意而忘其形,胜过无数作品。”

  “我们大明就应该有新诗词,而不是一味模仿前人。”

  这番话瞿式耜敢说,钱谦益也听得下去。

  因为他学宋诗虽然不错,但要说有什么可比盛唐诗人的名篇,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://qujh.xyz。趣趣阁手机版:https://qujh.xyz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